重慶耀中國際學校
來源:學校大全網時間:2018-05-29 10:02:10
耀中為國際教育奠立了新的范例。我們創設的教學環境、行政管理和課程內容,讓學生在校園的國際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成就兼容東西文化的獨立人格。
耀中致力提供從嬰幼兒至中學階段的全人教育。我們努力不懈,擷取東西文化的精粹,將學生培育為勇于探索、具備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社會棟梁。耀中的國際課程,以雙語及多元文化教育為經,以揉合中、西哲理為緯,適應不同年齡段的學習特點,配合現代信息科技及教學策略,培育學生的優良品格。我們的全人教育,非常重視家長、家庭、社區及周遭社群的通力合作。
耀中的教育目標,包括:
提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全人教育;
提倡多元智能發展,讓學生能發展其各自的才能;倡導建基于基督信仰的道德及精神價值,在確認個人價值及尊嚴的同時,教導學生關懷他人及愛護環境;培養學生廣闊的胸襟,能夠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及價值觀,并能承擔個人的社會責任;重視科學、技術與藝術教育,讓學生日后面對高度競爭的全球社會時能應付自如;推行中、英雙語及東、西多元文化教育,讓學生能通曉這兩種廿一世紀極為重要的語言及其相關文化;為學生提供個別輔導,關注學生的個別成長,發展每個學生的獨特才能;定期由教師及專業的研究人員,評估課程的質素及成效,并借助研究工作加以改善。
課程設置及學術成就
耀中幼兒教育課程:
雙教師模式有效地促進對中英雙語同等著重的學習環境。每一班都由一對有幼兒教學經驗的英語授課教師和中文授課教師共同授課,因應個別孩子的需要,為他們營造一個自然交流的環境,讓他們對自己的身份、語言及文化感到自在的同時,開始輕松地游走在不同文化之間。這種能力有助孩子將來在學校有優異表現,以至日后在世界平步青云。
耀中明白學校對孩子及家庭負有重大的責任;在孩子的學習旅程中,學校重視與家長的合作關系及他們的參與。
重慶耀中國際學校 (重慶耀中) 小學部的眾多教育特色,均能有助學生獲得真正的國際教育經驗。
國際課程:國際小學課程以英格蘭國家課程為基礎,再加上中文及中國文化課程,令內容更豐富。
雙教師制:與重慶耀中幼教部相似,小學部所有課室亦擁有兩位老師,一位華籍及一位外籍老師貫徹雙語教學環境,他們共同計劃課堂,分擔所有職權。
全面及均衡的教育:重慶耀中小學部教授的科目豐富多元,包括中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科學、體育、音樂、藝術與設計、設計與科技、以及信息與傳意科技。
初中:七至九年級
初中課程建構于英格蘭國家課程框架上,是一個全人國際教育課程,給予學生機會去發掘自己的興趣并發揮學術潛能。
高中:十至十三年級
十至十一年級:為學生提供國際認可的IGCSE課程,培育學生在解難、探究、獨立與協作等方面的能力。
十二至十三年級:學生修讀耀中高中文憑課程,我們采用的核心課程是英國劍橋國際考試中心(CIE)研發的國際A Level課程。此課程為準備入讀大學的高中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且被全球超過125個國家的知名大學高度認可。
耀中為學生開設豐富多姿的聯課活動,讓學生有多個增值機會,包括培養學生創造性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活動、「希望種子」慈善項目、傳意及科技課程、世界教室體驗之旅、研究和解疑興趣小組、體育和競技比賽、體驗中華文化之旅、應用藝術展覽、音樂和戲劇表演等。
透過專為中文為母語與非母語的學生設計的課程,他們學習讀、寫和講流利普通話。中國語文及文化課程由幼教延展至畢業班,他們學習兩、三年后便能擁有良好的中文能力。
在每個幼稚園和小學的教室,來自中方和外方的兩位合資格教師合作教學,共同負責照顧和教育班上的學生。他們攜手規劃和協同合作,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在雙文化和完全雙語沉浸環境中,發展英語和中文溝通技巧。
中文作為母語(CFL)
中文作為母語課程除了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外,亦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本課程重視培養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并盡力提供學生主動探究和團隊研習的機會,從而啟發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創造能力、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欣賞能力,以建立積極、多元、健康的人生觀。
中文作為非母語(CAL)
中文作為非母語課程在激發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之余,亦會讓學生接觸并了解中國傳統及現代文化。本課程側重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漢語能力,包括:能用漢語同別人交談、認識常用漢字(包括讀、寫、解、用)、掌握豐富的口頭詞匯、能閱讀一般水平的中文文章及書籍。
中國研習
中國研習是重慶耀中在2013年開發的一個課程,是一個一至九年級的常規課程。主體學習主題整合從歷史、地理到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和音樂各學科。課程非常強 調今日中國和中國文化承傳兩方面,其設計側重學生參與,集中于實際經驗。重慶耀中不僅在不同年級設置中國研習課程, 還舉行實地文化考察、中國文化工作坊,以及傳統節日慶祝和活動。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