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校大全網時間:2018-08-03 16:20:18
《陪讀媽媽》熱播引國際學校家長教育反思!2018年是“現實主義”題材爆發之年,越來越多的電視劇選擇焦距百姓生活,以小見大,深入發掘當下社會民生熱點。從反應低齡留學問題的《小別離》到體現親子關系的《虎媽貓爸》,都在收視率攀升的同時,將教育話題推上了輿論頂峰,國際教育也正在其中。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國內首部以海外陪讀為題材的電視劇《陪讀媽媽》熱播,引得國內眾多國際學校家長熱議,其中不乏有與主人公經歷相似的國際教育支持者。相信很多準備讓孩子高中階段出國留學的家長,在看過這部電視劇后,有了自己的教育反思。
《陪讀媽媽》這部電視劇,以四個不同階層的留學陪讀家庭為切入點,每一組家庭的人物關系都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全方位地折射出當下留學生家庭生活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與此同時,劇中關于“校園軟暴力”、“青春期早戀危機”、“抑郁癥”等話題一經播出,讓社會大眾對海外教育問題愈發關注,貼近生活的真實感,也讓有留學念頭的家庭產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低齡留學,理解很重要】
常言道“浮云游子意”,然而在新時代這句話有了不同的解讀,畢竟在留學孩子們內心,這世界的一切都如浮云:爸媽可以把自己扔在異國他鄉,親情是浮云;告別朋友,告別閨蜜和好哥們兒,友情是浮云;聽課大不同于國內,自由隨性,規則都是浮云。所以,正值青春期的他們容易受一切不確定性的影響,總在飄忽中,讓人放心不下。
在留學生中,尤其是未成年的低齡留學生,他們常常會出現這樣不在狀態的情況。在經歷了傳統九年義務教育之后,他們養成了做“伸手黨”的習慣,灌輸式的教學讓他們喪失了自主學習的動力。轉而到海外留學,如果孩子們的心態依舊停留在等待老師傳授知識,那么他們將會受到挫折,因為國外的老師更愿意孩子帶著問題出發,自主探索答案后再揭曉正解。
孩子終究是孩子,如果沒有一個引路人幫助他們轉換學習方式,他們怎么會完美地轉變思維呢?作為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不在狀態”。同時,我們應該站在家長的角度,與學校溝通,與老師溝通,甚至與孩子的同學、朋友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至少不是一個人在學習適應,有靠山、有陪伴,他們會相對容易地找回自己的學習狀態。
另一方面,應對這種“不在狀態”的好方法除了家長的引導幫助,還可以通過提前進入這種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也就是進入國內的國際學校過渡學習。
【國際學校過渡學習,讓孩子更快融入新環境】
在《陪讀媽媽》這部電視劇里,男孩丁一一曾多次表示,自己并不能適應這個溫哥華中學的環境,包括交友、課程學習、生活方式以及餐飲等等。正是因為在留學前并沒有做好全方位的過渡適應,導致他在留學溫哥華后出現了諸多不適,也開始排斥這里的一切,甚至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校園暴力”事件,想讓自己被開除,由此可以回到國內。
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建議準備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們,先讓孩子在國內就讀擁有國際化教學環境的國際學校,從語言、課程、興趣愛好、多元化交友圈等等方面做好銜接過渡,尤其是語言方面,如果語言不通,出國后會面臨諸多麻煩。
在國際學校,通常會有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ESL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語言能力提升。而且,國際學校課堂會擁有中外教聯合教學,有的甚至會采用全英文授課,學生與老師之間英語交流溝通,充分鍛煉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對于后期留學來說會有極大的幫助。
在這里我們還是建議家長們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最好還是慎重考慮讓孩子低齡留學。因為他們需要完整的家庭環境,他們的身邊也要有親朋好友去傾訴,在諾大的陌生的國家孤身一人生活,未免有些難捱。待孩子心智成熟,高中畢業后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钡鹊谝蝗朔Q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